ETF(Exchange Traded Funds)即交易所交易基金。是一種追蹤市場指數、可以在交易所進行公開交易買賣的開放式基金。大部分ETF屬於被動式投資,即ETF純粹追蹤及複製某特定的指數表現,反映特定指數的漲跌變化。不同的ETF可投資於不同的資產類別,包括股票,債券,貨幣市場及商品等。
ETF可以分為「股票ETF」、「債券ETF」、「特殊ETF」及「商品ETF」等幾個種類,以下是不同種類ETF的特點:
以下是在投資ETF時,投資者可以取得的優勢:
大部分ETF透過以下3種策略去追蹤相關指數:
1. 全面複製策略,如盈富基金(02800)。基金經理會按基準指數成分的比重投資於該等指數股分。基金經理可以緊貼地複制基準指數的表現。這種複製策略的好處,是令ETF達致最準確追蹤;而這樣做的缺點則是成本及交易費用較高,特別是當指數成分股眾多或較不流通時。
2. 代表性抽樣複製策略,如標智香港100指數基金(02825)。這個方法較常見於指數成分股眾多,而未能全數複製所有成分股的ETF。基金經理會建立一個和基準指數擁有差不多回報、風險、市值、投資特點的投資組合。採用這個策略的ETF,由於這種組合持有股份較少,所以投資成本較前者低。但因不像全面複製策略般緊貼指數,故或會有一定程度追蹤誤差。
3. 合成複制策略,如領先環球ETF(02812)。利用這種策略的ETF,並不一定直接持有成分股,而是透過運用衍生工具,如股票掛鉤掉期,以達致低成本而能追蹤表現的效果。基金經理能從股票掛鉤掉期發行者獲得準確無誤的基準指數表現, 從而確保基金能得到近乎十足的表現及低追蹤誤差,但對手風險、估值風險及流通性風險,均較前兩種高。
追蹤誤差是指ETF和其基準指數回報表現差異的標準偏差或波幅。產生追蹤誤差的原因包括:
ETF的買賣價格與其計資產淨值應該很接近。但ETF的交易價格會受市場供求的影響,而可能與參考資產淨值有所出入。過量需求會導致ETF的交易價格高於參考資產淨值,反之亦然。當交易價格高於其參考資產淨值時,就會出現溢價;相反,當交易價格低於其參考資產淨值時,就會出現折讓。
ETF與股票或互惠基金一樣,可獲有股息分派(如有)。一般而言,若ETF的投資資產屬股票或債券類別,多設有派息政策。若投資資產屬商品系列,就可能不設派息政策。各ETF派息政策不一,詳情請參閱產品詳細條款。
如投資的ETF產品設有派息政策,會以現金或配股的形式,發放配息。大多數ETF獲配息時,都會直接以現金形式,直接匯入其投資賬戶;而部份ETF會以派發股票的形式當作配息,同樣直接傳入投資賬戶中。
不同的ETF基金會有不同的派息時間表,不同基金會按自己的時間表派息,投資者可以在投資前,先參考投資產品的詳細條款,了解不同ETF基金的派息政策,再決定是否投資該ETF基金。
大部分ETF基金以年總費用率(Total Expense Ratio 「TER」 )的形式收取管理費。與其他的互惠基金一樣,ETF 的管理費是每日從資產淨值(NAV)計算及累計。管理費會定期自ETF 資產中直接扣除。一般來說,ETF比互惠基金收費較低。